捕捉青春,弘揚“五四”精神
1919年5月4日,中國近代史上的偉大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爆發了。五四運動把民主(democracy)和科學(science)請上了座上賓,把中國推進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。
五月四日是“五四”青年節。86年前爆發的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群眾運動——五四運動,就是中華民族光輝史冊里動人的一卷。一批批有志青年從此走上了波瀾壯闊的奮斗征程,歷經磨難而不屈,飽嘗艱辛而不衰,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,譜寫出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。
學習先進,勇于創新,這鮮明地寫在五四精神的旗幟上。中國革命的先驅李大釗曾疾呼:以青春之我,創建青春之國家,青春之民族。愛國主義,始終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旗幟。有了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,中國青年運動就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和強大的精神動力。當代中國青年,一定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,沿著黨指引的道路繼續奮勇前進。勤于學習,善于創造,甘于奉獻,是一代代青年人的青春和使命,也應該是當下青年人的追求和風采。
我們正面對著世界經濟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發展,也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國際競爭。這是一場全球范圍的大競爭,任何國家、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。在這場競爭中,就如同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,歷史責任重大。每一個青年人都要努力從我國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努力學習和掌握必需的技能和本領,與時代同步,與祖國同行。
創造是青春的本色。經濟全球化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,這就要求廣大青年朋友具有強烈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激情。在實踐中,要不斷研究新情況,解決新問題,形成新認識,開辟新境界,只有這樣,新發明、新發現、新創意、新開拓才會在各種領域不斷涌現。
奉獻是一種別樣的青春。許許多多的青年朋友默默無聞地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,為錦繡河山增光添彩。在奉獻中確定人生的坐標,在奮斗中建功立業,這是一切有志有為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道路。
- 相關資訊